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科研活动

学术交流

外国语学院与校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李提摩太与科学”专题讲座

时间:2025-05-06

4月25日15:00 - 17:00,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提摩太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山西大学校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李提摩太与科学”专题讲座在山西大学坞城校区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国际学界高被引李提摩太研究专家、爱丁堡大学博士王安之(Andrew T. Kaiser)担任主讲,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枫教授主持,全校众多师生及相关研究者参与了此次学术活动。

第一段后.png

讲座开场前,王安之博士向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赠送了他的专著Encountering China: The Evolution of Timothy Richard's Missionary Thought 1870-1891 , EMS Monograph Series (Pickwick Publications, 2019),为李提摩太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增添了珍贵资料。

第二段后.png

讲座期间,王安之博士以李提摩太为核心展开深度讲解。李提摩太出身于威尔士非国教派的铁匠家庭,在1858-1860年威尔士复兴运动之际受洗成为信徒,随后放弃铁匠职业,投身神学学习。求学期间,李提摩太对多元知识展现出浓厚兴趣。他与同学联名倡议改革课程,主张纳入现代语言、非欧洲历史以及最新科学进展等内容。这些经历促使他形成了 “兼容科学与宗教” 的理念,为其日后在中国开展的系列活动埋下了思想伏笔。

19 世纪 70 年代,李提摩太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活跃于山东、山西等地。19 世纪 70 年代,传教士李提摩太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山东、山西等地展开传教活动。丁戊奇荒后,李提摩太提出改革建议,并借助科学演示推动社会认知革新。他通过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引入印刷技术传播科普知识,借科学交流获取士绅阶层信任。此外,李提摩太尝试融合基督教教义、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理念,以期为传教和科学传播开拓新路径。

开拓新路径后.png

讲座结束后,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师生聚焦其科学实践与思想演变,就“科学设备下落”“道德证据内涵”“山西大学堂课程参与”等问题与王安之博士展开了深入探讨。王安之博士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

倒数第二段后.png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对李提摩太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更为探讨科学教育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通过王安之博士的精彩讲述与现场问答互动,与会者对李提摩太的科学实践与思想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山西大学师生及相关研究者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问答环节的思想碰撞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探索向纵深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学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学术资源,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撰稿:刘益彤

图片:刘益彤 荆素蓉

一审:卢秋瑾

二审:荆素蓉

终审:杨林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TEL:0351-7010511
版权所有(C)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