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6
4月25日上午8:00-10:00,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论坛第94期在第一教学楼306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联合大学黄宗英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与实施”。讲座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共同探索学术外译项目的申报与实施路径,为推动外院学术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讲座开始,主持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荆素蓉对黄宗英教授进行了郑重的介绍,并代表学院向黄教授表示热烈欢迎,为讲座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黄宗英教授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项目申报与实施的全流程。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与翻译实践经验,从项目选题、申报文本、前期准备等关键环节展开了深入讲解。黄教授强调了选题的精准性,并指出选题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重点推荐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领域的成果。谈及申报文本,黄教授以《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1989-1995年)考古发掘报告:石制品研究》为例,深入讲解申报成果简介的撰写要点、翻译案例以及文本学术价值体现方式。他着重强调申报团队组织构成和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指出申报团队需兼顾学术能力与分工协作,成员需具备“承受压力、保证质量、可行操作”的综合素质,并分享了撰写组织方案的实用技巧。
对于前期准备工作,黄教授用“不耻下问,勤学苦练”进行概括,鼓励教师们扎实提升自身翻译能力,为项目实施筑牢基础。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相关项目类别,让教师们对学术外译项目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讲座末尾,黄教授分享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寄语,鼓励在场教师积极进取、持之以恒;同时强调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胡家峦教授“教学、科研、服务,三个三分之一”以及爱默生“Man Thinking(思考着的人)”等观点,引发教师们对学术发展的深入思考。
讲座结束后,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教师们积极踊跃提问,围绕项目申报细节、翻译实践难点等问题与黄教授展开深入探讨,黄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
此次讲座不仅为学院教师提供了项目申报的实战指南,更激发了跨学科合作与学术创新的热情。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将持续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动态,推动科研成果国际化传播,为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图文:卢秋瑾
一审:卢秋瑾
二审:荆素蓉
终审:杨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