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1
总结汇报会
2025年3月24日上午,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学生实习总结汇报会在山西考古博物馆里仁学堂举行。参加此次汇报会的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媛,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建常,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各相关指导老师以及25名实习学生,会议由公众考古部尹燕飞主持。
汇报会上,来自公众考古部、陈列展览部和科研管理部的同学们作了实习汇报,他们分享了实习期间参与的各项工作,从岗前培训、翻译资料、资料整理到文创经营、开展讲解活动等,全面展示了实习期间的成长与进步,并表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始终将学习视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切实做到学用结合,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公众考古部实习生 张铎
公众考古部实习生 赵一
陈列展览部实习生 冯书琴
科研管理部实习生 黄茗
各部门指导老师认真聆听汇报,并进行了细致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实习生们在实习期间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为实习生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建常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发言。他对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学生给予的优秀平台及各指导老师致以谢意,并表示,这一个月的实习内容丰富,同学们收获颇丰。在实习中,同学们发挥外语专业优势,以语言为桥梁,联通中外与古今文明,加深了对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的认知。同时,大家实现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变,增强了文化自信。此次实习也是馆校合作的成果,为学生搭建了优质平台,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最后,他寄语同学们把实习经历转化为文化积淀,保持对历史和文明的热爱,用语言传播山西故事和中国智慧。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赵建常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媛也对实习生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她着重指出,在全力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的征程中,中国考古学迈向全球的传播之路,离不开外语人才的有力支撑。尽管本次实习周期不长,但实习生们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郑媛书记满怀期许,希望实习生们能把实习期间所学充分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添砖加瓦,助力我国考古事业在世界舞台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郑媛
近年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与业务专长,大力推进院校合作,成效斐然。已先后承接山东大学考古学专业、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长治学院文化遗产专业以及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高校学生实习。实习岗位覆盖田野考古、文物保护修复、考古博物馆等多个领域,切实履行高校学生实习基地的重要职责,为构建山西高素质文博人才梯队筑牢根基,提供了极为优质的平台。此次实习项目,是“省校合作”“人才强省”战略在文物考古领域的深入实践,是山西考古与高校之间合作的深入与升华,将助力推动山西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习回顾
(一) 实习启航:开启文博探索新征程
2025年2月24日,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5名毕业实习生踏入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实习首日,一场见面会让实习生们对实习安排有了清晰认识,为实习生活奠定基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南普恒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赵建常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主任 马煜娟
开班仪式合影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实习生们迎来集中课程培训。从了解太原文庙、“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瑞蛇呈祥——山西出土蛇文物展”、“礼乐华夏”等展览、山西考古博物馆的讲解服务,到学习考古类展览策展流程及理念,大家渐渐对博物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更好得完成分岗分组工作打下了基础。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主任 马煜娟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服务及文物利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 张光辉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山西考古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 李晓红
《策展的流程及展览的规范管理》
山西考古博物馆陈列展览部 关强
《如何做一场展览——博物馆策展实践》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 尹燕飞
《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 崔炳杰
《新媒体技术在展览展示中的应用》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 李媛媛
《“Shanxi Archaeology”山西考古外文公众号内容策划》
山西考古博物馆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曌
《志愿者职业素养与服务礼仪》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 尹燕飞
《古建筑基本知识及太原文庙》
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 师明 《礼乐华夏》展览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民族融合研究所 武卓卓
《瑞蛇呈祥——山西出土蛇文物展》展览及策展理念与实践
(二)实践历练:多岗位打磨,绽放青春光彩
1.讲解服务
实习期间,同学们肩负起传播考古知识的重任。他们积极为游客提供公益性公众讲解服务,努力将古建筑的知识与山西历史文化讲给每一位游客。除日常讲解外,对于游客在古建筑、文物和展览等方面的许多疑问,他们都力求给出准确且易懂的解答,用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公众答疑解惑,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参观中收获知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2.社教活动
在社会教育与宣传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山西考古博物馆组织的多场社教活动,为青少年策划具有探索知识、认知历史的主题社教课程。通过参与一场场内容精彩、形式丰富的社教课程,同学们不仅深入感受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让国宝“活”起来的理念,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让古老的文物与历史知识走进青少年的心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资料整理
同学们承担起对考古发掘项目相关资料、古籍的整理工作,进一步熟悉了考古工作的严谨流程,整理完成后,将档案归纳入箱并同步进行电子档案备份,为后续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一工作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资料整理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性,为推动考古学术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4.参与考古大会
实习期间,恰逢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暨第五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召开。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了会场筹备阶段的物资准备、会场布置以及在会场现场负责签到、餐券发放等工作,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还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聆听考古项目的汇报,汲取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和学术理念。
5.文创售卖
同学们在实习期间还参与了文创经营与售卖工作,为了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他们认真学习使用销售系统,熟练掌握货物清点技巧,定期维护印章,确保文创产品的销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6.文稿翻译
实习期间,同学们利用外语专业特长,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翻译考古文本、博物馆展览文本和考古报告等,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考古学的科学性和细致性。他们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更为考古文化的国际传播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实习心得
刘慧霞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部实习,我了解了博物馆业务和部门职责,打破了对博物馆的固有认知。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文庙讲解与解说词翻译,克服期间遇到的困难,逐渐掌握岗位技能,收获了社会生活经验。
刘濮源
于山西考古博物馆实习,我重新认识了文化传播与语言实践。在参与文庙讲解和考古资料翻译中,通过解决专业术语翻译难题,锻炼了我的应变和时间管理能力。我也充分意识到外语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希望在今后能将实践经验融入学习,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
王紫婷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实习期间,我负责展厅讲解和翻译整理工作。收获了沟通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认识到自身不足,未来将努力改进,深耕文化传播领域。
杨乐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考古文章和文物的翻译,通过翻译实践,我掌握了考古翻译要点,体会到考古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希望未来继续深化语言能力,为中华文化传播助力。
马璐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实习一个月,通过岗前培训、讲解实践和翻译工作,我了解了博物馆工作流程,认识到博物馆是文化枢纽,体会到文博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传递文化的热情。
赵一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实习,我承担了讲解和翻译整理工作。从紧张到游刃有余,逐步提升了表达和应变能力,体会到知识传递的乐趣。也认识到跨学科工作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思维和知识整合能力,对自身未来学术和职业道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黄灿灿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到了博物馆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在向游客讲解时,我从初期的紧张生涩到熟练应对观众提问,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显著提高,也体会到了与游客之间的双向奔赴。通过翻译与整理古籍,我感受到外语和考古两个学科的碰撞,不仅增强了我的跨学科思维,而且通过语言学视角来巧妙的解读文物,更是提升了我的知识整合能力。
冯书琴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经历中,作为陈展部成员,在历史文献的整理中夯实了专业基础,在文化传播实践中提升综合了素养。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我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更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守护工作便有了真切的意义。
孙文程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实习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博物馆人为了让中华文化走出中国的努力。这次实习让我对文化创意产业和博物馆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来,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参与更多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
石羽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实习期间,不仅让我对历史和文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让我在学术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END
图文 | 山西考古博物馆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尹燕飞
终审 | 郑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