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1
我院德语系青年教师陈多智博士在《国际汉学》2025年第2期发表题为《德语表现主义小说中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故事》的论文。《国际汉学》创刊于1995年,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份致力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正式专业期刊,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
20世纪初,表现主义于欧洲德语区发端,随后影响波及全球,因其动荡的历史背景、驳杂的生成语境以及大胆突破的艺术形态,它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就本文而言,表现主义的复杂性部分源于它博采众长的选材取向,中国文化尤其是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素材。1904-1931年,德语区涌现出42篇表现主义中国题材小说,这一值得深究的群体创作现象却罕有人问津。
《德语表现主义小说中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故事》旨在剖析这批取材中国的德语表现主义小说。在收集、整理和研究散逸文本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将之统摄在表现主义美学框架内。从研究层次而言,本论文首先将这批小说划分为三个类型,力图系统呈现其全貌;随后回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文化语境,深究这批表现主义者选取中国素材的渊源与动因;最后结合变异学视角,进一步探究它们与表现主义思潮之间的关联。
从思想史层面而言,本论文对表现主义小说家化用中国文化素材的动因揭示,既有对以往西方中国观的延续,也有新世代的突破。对于比较文学理论而言,本项研究成果将为民族文学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交融与借鉴、影响与变异之关系研究提供扎实的案例和崭新的观点,从而呼应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向形象学和变异学新方向的拓展。
图文:陈多智
二审:赵建常
三审:杨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