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科研活动

学术交流

我院成功举办王振华教授、祝克懿教授学术讲座

时间:2024-04-23      阅读次数:

2024年4月17日,上海交大马丁中心创建人王振华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祝克懿教授讲座在新楼306成功举办。杨林秀院长和赵建常副院长主持讲座,3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与讨论。

王振华教授以《读能、思能、悟能、创能与学术论文写作》为题,与我院师生分享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王教授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方向的青年学者在学术论文写作及发表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惑,其原因可能是在读、思、悟、创四个方面没有做好有机的安排和调整。王教授认为“读能”是一种认知加工能力,涉及读谁、读什么、如何读等问题,尤其在材料选择和选材依据等方面应该作出准确的判断。接下来王教授分别讲解了“思”的基础是什么、思什么、如何思?“悟”的基础是什么、悟什么、如何悟?“创”的基础是什么、创什么、如何创?等问题,并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读、思、悟、创”模型。

dca3c81471384c2ba9fe89cc261afd06.png

复旦大学中文系祝克懿教授讲座题为《社会治理视角“热词”提取的语言学理据》。祝教授首先指出,“热词”具有社会治理功能,将“热词”作为社会治理工具,可以通过再情景化生成治理语体,而这种再情景化通常是被“媒介化”的,即通过媒介来实现转化,如年度热词的生成和提取的空间性,体现出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互相转化。其次,祝教授认为“热词”是语篇单位的一种特例,热词的主要表达形式有语言、文字以及网络图片等,有的热词已超出一个“词”的框架,不断生成短语、句型、句段的结构意义,是修辞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词”,有可能是短语、语段甚至是语篇,它是一种语篇单位。最后,祝教授强调了热词的信息提取功能,并表示热词的持续性是通过自然淘汰实现的。

f0fb4a04c4b64b3fbcdf7b75490c3e35.png

两场精彩的讲座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积极回应,现场气氛温暖而热烈。最后,杨林秀院长再次对两位教授表示感谢,并总结了两场报告对于语言学研究者的启发。

090f153f01a74755bd78a01d007e2387.png


撰稿:王晓林
审校:杨林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TEL:0351-7010511
版权所有(C)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