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重要通知

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论坛TIP73讲座顺利举行

时间:2022-11-05      阅读次数:

11月4日19:30-21:00,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论坛(TIP)第73期暨“名家论译”系列讲座第3期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宁信而不顺’——鲁迅与瞿秋白通信内容解读与评析”,主讲人为2022级英语笔译研究生易程程、杨晓冉和王露钰。三位同学分别介绍了鲁迅及瞿秋白简介、针对鲁迅和瞿秋白的往来通信原文和译文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P152-162)进行中英信息的解读、以及对本研究的历时意义进行了延伸和思考总结。本次讲座由2022级英语笔译研究生陶宇欣主持,五十余名校内外老师同学积极参与。

本次讲座的第一部分由易程程同学主讲。在该部分的讲解中,易程程同学首先对鲁迅进行了介绍,内容依次涉及鲁迅的生平简介、主要成就(具体包括精神影响、政治影响、学术成就和文艺成就)、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想。在翻译思想这一部分的介绍中,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鲁迅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改造社会服务,不是兴之所至或为翻译而翻译;(2)带有受众选择性的启蒙翻译观;(3)“硬译”的翻译方法。

其次对瞿秋白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瞿秋白简介、翻译标准和翻译作品。在翻译标准这一部分的介绍中,具体内容有:(1)针对翻译的标准,与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不同,瞿秋白强调“既信又顺”的翻译标准;(2)坚持“白话为本”的翻译原则,瞿秋白在给鲁迅的信当中明确强调了“白话本位”的翻译原则;(3)翻译的方法,瞿秋白结合自身的翻译体会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忠实、准确、通顺",他主张翻译要用绝对的白话,关于直译与意译,他选择“信而不美〞,他提倡直译是在强调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之下,要使直译的同时做到通顺。

第一部分的讲解对两个关键人物进行了介绍,为第二部分的讲解工作做好了铺垫。

讲座的第二部分由杨晓冉同学主讲,主题为鲁迅和瞿秋白通信的中文原文和英语译本的解读。首先,她针对鲁迅和瞿秋白的争论焦点和各自翻译主张进行了原文解读,接着分别介绍了英译本的译者邱伟平教授和陈德鸿教授,将其译文和原文进行对比赏析。杨晓冉同学依据译文是否再现原文信息,是否存在偏离原作观点的解读原则,采用问题思考引导方式,从直译、意译和文化语境等角度进行赏析,先后列举了“强聒不舍”、“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纸人纸马”、“阴兵”、“茶泡饭”等带有中国文化语境的译文,来解读译者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第二部分的最后,杨晓冉同学采用Berger & Luckmann观点(即:社会是人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社会是相互建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鲁迅先生“硬译”和瞿秋白“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白话”的翻译主张。

本次讲座的第三部分由王露钰同学主讲,主要内容是对本研究意义进行总结描述,首先描述了鲁迅与瞿秋白之间的论争因何上升为论战,紧接着引用刘全福先生的观点并引用了刘全福先生的观点,对这场“论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并从三方面对论战风格进行了概括,最后以论战过程中瞿鲁双方奠定深厚友谊为结束点完成对本研究的总结。接下来又分别从对过去和当代的历时意义分析这场论战,于过去而言的社会意义深刻而持久,于当代而言的社会意义则是启发和引导无数后来从事翻译的工作人员汲取其中精华部分,充实提高自我,更好地纵观古今中外,集百家之大成。此外,鲁迅的“硬译”表明了一种文化态度,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语言符号的尖锐否定和对西方文化及其语言符号的肯定所提出的。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引入新思想与新文学,更促进了民族思维、民族心理和民族语言的改造,这就是鲁迅坚持“硬译”标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所在。

在第三部分的讲解结束之后,同学们踊跃发表意见,同学们对“茶泡饭”在原文文本中的语境意义提出了疑问和翻译过程中如何避免死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最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荆素蓉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对三位同学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总结鲁迅“直译”翻译理论的重要地位,相信同学们的讲解以及荆老师的点拨都让参与讲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文字及图片来源: 易程程 杨晓冉 王露钰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TEL:0351-7010511
版权所有(C)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