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6 阅读次数:
12月3日,我院英语教研室成功举办了“教学法读书分享”第四次活动之“写作课程教学法分享会”。王佩玉老师、刘芳彤老师、刘枚老师、李琦老师、李飞菲老师就写作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了精彩分享,乔洁老师、张晶老师和鹿婷婷老师全程参与了热烈讨论。
王佩玉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平时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经常见到、但是可能没有特别关注过的英语“名词化”现象,在具体的示例过后结合她自己阅读过的一篇文章“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写作名词化教学研究”梳理并分享了如何依托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的教学理念设计具体的促成环节来提高学生写作中的“名词化”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分别在词汇、短语、句子和语篇层面分享了一些教学设计的方法,如词汇搭配、改写句子、句子要素排序以及语篇填空等,为老师们提供了写作教学课堂设计的新思路。
刘芳彤老师对合作写作具体实施模式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做了简单介绍,对其优点与不足提出讨论。其优点是在合作过程中,写作课作为支点,可以拓展到听力和口语技能的训练;可以将心理认知过程显性化,有助于教师提高对学生的认知训练。其不足是周期长,每一个阶段都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流程和步骤,课堂操控要求比较高。
刘枚老师针对法语写作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如何喜欢写作?教师如何教好写作?课堂互动如何进行?作业反馈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共性和个性的写作问题如何解决? 指出写作课的进行完全可以摆脱传统写作模式,除了工作导向性的书面写作要求,可以在课堂引入最近的热议话题。以话题带出的主题为中心,推荐书目,组织课堂讨论,逐步添加法语表达,每次的作业都可以作为遣词用句的修改讨论。这样的写作课堂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思考、悦纳、反省,最后做到师生共同进步。
之后德语教研室李琦老师分享了专门针对专业四级考试的写作指导和教学,日语教研室的李飞菲老师就自己编写写作教材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认为写作教材编写必须与写作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有实际指导意义。
几位老师的分享结束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写作课不能上成语法课,必须教学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丰富思想、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写作中更重视内容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
(图文来源: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