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2 阅读次数:
3月17日晚上,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论坛(TIP)第65期讲座暨“云享校庆”系列讲座第1期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翻译能力与培养”。会议主持人由2021级英语笔译班的张怡同学担任。主讲人是2021级英语笔译班的李金玉同学和马晨同学。两位同学主要分享了翻译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关于翻译能力构成的研究、翻译能力在当下的的发展以及新时期新背景下如何在教学和实践中培养翻译能力等内容。
李金玉同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这一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详细分析了学者们构建的翻译能力模型。通过梳理和分析,同学们发现翻译能力的内涵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拓展,而且翻译能力主体逐渐由个体转向国家。此外,同学们认为可以将翻译能力构成模型用于检视自己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之后由马晨同学为大家讲解了“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提出”和“思政教育进入课堂”的新背景下翻译课程的新变化,指出在新时代下,开设MTI专业的高校在翻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结合本地区特色与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此外,高校在MTI课程设置方面也要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培养翻译硕士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马晨同学指出,身为翻译硕士,我们不仅要提升双语能力,将英语专业与其它专业结合形成自身的特色领域,更要实时关注地区与国家的政策动态,培养坚定的爱国立场。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郭瑞珍同学提问到,怎么样看待专业译者和普通网友的翻译传播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李金玉同学回答道,任何人翻译的东西以任何形式发布,都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和影响。非专业译者,比如懂双语的人,在发布翻译的内容的时候,不会过多考虑传播的效果和影响。但是作为专业译者,我们应具备专业的素养,对我们所翻译的内容负责,而且必须考虑到其对国家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始终坚持译者职业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感。
最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荆素蓉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对讲座内容和主讲同学的表现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相信讲座中分享的翻译能力与培养的相关知识一定可以对同学们的翻译学习有所助益。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既是外院学子知识能力的良好展现,也是外院师生对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的献礼。
(文字及图片来源:李金玉 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