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8 阅读次数: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
于国栋:男,1971年生,山西大同人。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翻译协会会长。2002年5月至2017年五月任山西大学外事处处长。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话分析和语用学。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山西大学,硕士师从李悦娥教授;博士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从何自然教授;曾赴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学习会话分析,师从国际会话分析学家Paul Drew、Anita Pomerantz以及John Heritage。在《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外语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Discourse Processes、East Asian Pragmatic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长期致力于会话分析在国内的推广与传播。
研究方向:
Discourse & Interaction Group (DIG)
Mandarin Grammar & Talk-in-Interaction
Medical Interaction &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Social Actions & Conversation Analysis
科研项目
*“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15BYY18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20万。
*“汉语电话谈话的会话分析研究(2014-005)”,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4万。
*“医疗风险交流的会话分析研究(201309003)” 校人文社科项目,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5万。
*“ 吸引高层次人才为我省高校服务对策的研究(2008041050-04)”,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3万。
*“医患交际的语言学研究(0705503)”,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5万。
*“医患交际的会话分析研究:医患交际的过程、实质及医患关系的改善(07BYY02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9万。
*“会话分析(0609069)”,山西大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2.5万。
*“语用学与会话分析(0505305)”,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专项,2005年10月至2008年9月,6万。
*“中国相声的语用学研究(0305709)”,省市自治区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5万。
*“相声的语用学研究(0309001)”,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1.5万。
*“语言含糊:言语交际的策略(0209039)”,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5万。
*“语言与性别(01JD74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1年至2003年8月,5万。
*“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0109028)”,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2万。
著作:
《医患交际的会话分析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会话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山西百年留学画册》(英文翻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论文:
* "Inviting in Mandarin: Anticipating the likelihood of the success of an invit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Forthcoming).
*“选择疑问句‘X还是(Y)’中对于X的结构优先”,《外国语》,2018年第1期。
* "The role of búshì (不是) in talk about everyday troubles and difficulties". East Asia Pragmatics. 2017年第2期:195-227.
*“介入型应用研究:会话分析研究的新视角”,《外国语》,2016年第6期。
*“为会话分析正名”,《山西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基于汉语语料中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论纲”,《山西大学学报》,第4期。
*“作为回应的第二评价与知识优先”,《科学与技术哲学》,2016年第1期。
* "Book Review of Questions (CUP, 2012)". East Asian Pragmatics. 2016年第1期。
*“严师慈父 – 我的恩师何自然教授”,《语用人生 – 何自然教授八十华诞庆贺文集》,2016,高等教育出版社。
* "Conversational Repair and Human Understanding"(Review), Discourse Processes. 2015年第1期。
* "Managing Awkward, Sensitive or Delicate Topics in Chinese Radio Medical Consultation". Discourse Processes. 2015年第1期。
* "Book Review of Conversational Repair and Human Understanding". (CUP, 2013). Discourse Processes, 2015年第1期。
*“话轮构建成分扩充的会话分析研究”,《外国语》,2015年第1期。
* "Impoliteness: Using Language to Cause Offense"(Review).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14年第11期。
*“中日“知识优先”评价比较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
*“会话分析研究之优先组织的新解读”,《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2期。
*“会话分析:探讨言语交际背后的社会秩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4日第312期。
* "Cognitive Pragmatics: The Mental Processes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年第4期。
*“话语修正策略的顺应性解释”,《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 "Establishing Solidarity in Radio Phone in Medical Consult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010年第2期。
*“机构性谈话的会话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医患交际中极致表达的会话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医患交际中回述的会话分析研究”,《外语教学》,2009年第3期。
*“会话分析:尊重语言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第2期。
*“产前检查中建议序列的会话分析研究”,《外国语》,2009年第1期。
*“医疗就诊中病人自我诊断的会话分析研究”,《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08年第1期。
*“‘回述’的理论及其运用—医患关系中‘回述’现象的会话分析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新闻访谈第三轮中支持人评价的缺失”,《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汉语言语不礼貌的顺应性研究”,《中国外语》,2007年第4期。
*“会话分析的基本特征”,《语用学纵横》,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谈语用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山西大学学报增刊》,2005年第28卷。
*“西方新闻标题的文体特色”,《山西大学学报增刊》,2005年第28卷。
*“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1期。
*“会话分析与言语行为理论”,《当代语用学》,200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外国语》,2003年第6期。
*“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分析”,《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评价”,《现代外语》,2003年第3期。
*“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现代外语》,2003年第3期。
*“话语标记与的顺应性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广播新闻语篇的语篇分析”,《话语分析》,2002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和性别:差异与共性并重”,《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in China: An Adaptation Approach",《语用学:语言理解,社会文化与外语教学》,2002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验现实主义与语用学研究”,《现代外语》,2001年第4期。
*“语码转换述评研究”,《现代外语》,2001年第1期。
*“显性施为句的顺应性解释”,《外语学刊》,2001年第1期。
* "The Cultural Loads in Mass Media Language",《企业与传播:第二届中法跨文化研究会论文集》,2001年,香港开益出版社。
*“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外国语》,2000年第6期。
*“大众传媒中的文化内涵 – 广告语言背后的文化”,《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从Noam Chomsky论语用学的性质看语用学”,《现代外语》,2000年第3期。
*“《语用学新解》 – Jef Verschueren新作评述”,《现代外语》,1999年第4期。
*“论英语拼写的简化”,《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1996年,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