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其他

副教授

郝琳

时间:2025-03-28

郝琳.jpg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

郝琳,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山西大学卡夫卡与中外文学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中西文论比较、翻译哲学、典籍英译。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外国文学》《外国语》《中国比较文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重要CSSCI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四次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奖;主讲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被认定为山西省线下一流课程。

学术论文

[1] 《道格拉斯·罗宾逊对本雅明翻译形而上学的“批”与“评”——兼评〈翻译作为一种形式: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百年纪念评释〉》,《外国语》,2025(1)。

[2] 《西方文论关键词: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外国文学》,2023(1)。

[3] 《个体·阶级·艺术: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文明观》,《社科纵横》,2022(3)。

[4] 《文化缺省·文化对等·文化传真:古装剧中官职名英译探析》,《中译外研究》(第11辑),2021.12。

[5] 《女性“厌食症”:一份文学病例报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可食的女人〉评析》,《当代外国文学研究文集:文学批评话语中的思想》(陈永国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6] 《“回忆/哀悼”的辩证法:论利科与翻译研究的两条诠释学路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4)。

[7] 《差异、神学与历史:翻译的救赎使命——为本雅明“纯语言”一辩》,《外国文学》,2012(6)。

[8] 《翻译与形而上学批判:在西方哲学的转折点上》,《外国语》,2009(3)。

[9] 《翻译“他者中的他者”:一种策略上的本质主义——透视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诗学》,《中国比较文学》,2009(1)。

[10] 《伍尔夫之“唯美主义”研究》,《外国文学》,2006(6);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2007(4)。

[11] 《德里达新文集〈无从辩解〉简介》,《国外理论动态》,2004(11)。

[12] 《难以构筑的“姐妹情谊”》,《河北大学学报》,2004(6)。

[13] 《“雅”的误读》,《山西大学学报》,2002(23)。

科研项目

[1] 2024年,主持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专项课题“革命文物对外翻译传播:内涵要义、价值意蕴、理论范式与实践路径”(SXGMWW2024001)。

[2] 2024年,主持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山西革命人物故事多语种双语主题读物(故居、旧居、路居、殉难处、烈士墓类革命文物)”。

[3] 2024年,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促进文明互鉴 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外语专业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20240035)。

[4] 2023年,主持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精品教学案例项目“中国典籍外译”(2023AL02)。

[5] 2023年,参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山西工商学院定向人才培养训练项目”。

[6] 2022年,主持外教社“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项目“基于企业微信平台的英美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WYZL20220011)。

[7] 2022年,主持外研社基于“优诊学”诊断测评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项目第五批课题“基于诊断测评的新闻英语听读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

[8] 2022年,参与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双师型’英语教师角色冲突及其化解机制研究”

[9] 2022年,参与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山西导游英语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0] 2021年,参与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思政理念下翻译专业(中译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21YE014)。

[11] 2021年,主持山西省高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现代信息技术与山西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建构”,(J2021024)。

[12] 2019年,参与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朱利安·巴恩斯短篇小说叙事艺术及其文学创作启示研究”。

[13] 2017年,参与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山西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14] 2017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研究”。

[15] 2015年,主持山西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当代西方文论”精品课程建设。

[16] 2015年,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竞赛活动的英语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17] 2013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美学伦理研究”(13CWW003)。

[18] 2012年,主持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研究”(2012-020)。

[19] 2009年,主持企事业委托项目“翻译理论研究:在后现代批评的理论语境中”(0908086)。

[20] 2005年,主持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伍尔夫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0509065)。

教材、专著、译著

专著:

[1]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美学伦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2] 《唯美与纪实 性别与叙事——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译著:

[1] Double Hound,Lebanon: TIME FUTURE L.T.D;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

[2] 《道德原则探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

[3]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大连:大连出版社,2014年。

[4] 《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大连:大连出版社,2014年。

[5] 《现代史拾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6] I, Migrating like Fish,USA: ABC Garden LLC;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

[7] 《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科幻小说面面观》,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

[8] 《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9] 《李提摩太传》,香港:世华天地出版社,2002年。

参编教材:

[1] 《外国文论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中国中学生英语作文材料大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获奖情况

科研获奖:

[1] 论文《西方文论关键词:布鲁姆斯伯里集团》获2023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2] 译著Double Hound获2018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3] 论文《"回忆/哀悼"的辩证法:论利科与翻译研究的两条诠释学路径》获2015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4] 译著《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科幻小说面面观》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

[5] 论文《翻译与形而上学批判:在西方哲学的转折点上》获2009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个人荣誉:

[1] 2015年,荣获山西大学第五届“德秀奖”教金。

[2] 2014年,荣获首届“山西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3] 2012年,荣获“山西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TEL:0351-7010511
版权所有(C)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