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
我院德语系教师李夏菲在《中国比较文学》2025年第1期发表题为《赫尔德的18个中国故事及在欧洲的传播》的论文。《中国比较文学》季刊1984年创刊,是中国大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权威专业期刊,属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1801年,赫尔德开始出版独立撰稿的季刊《阿德剌斯忒亚》。这是赫尔德生命中最后一部作品,他称之为“自白”。在这部季刊的第七、八和十一期,赫尔德以“时下典范”为题,从大量材料里精心拣选并连载了十八个中国故事。赫尔德被认为是“历史领域的哥白尼”、“欧洲的伟大启发者”,在西方思想史上举足轻重。这样一位思想家的著作当中连续出现十八个中国故事,仅从数量和规模来看,已属罕见。对中西文化交流而言,这十八个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两百余年间,围绕这些故事的许多问题至今还未得到解答:它们由何而来?对应怎样的中国故事原型?产生了何种影响?晚年的赫尔德为何在《阿德剌斯忒亚》里刊载它们?它们反映了赫尔德的何种政治观与中国观?
论文经仔细考证发现,在这十八个故事当中,八个转译自法语和拉丁语文献,十个选自《中华帝国全志》德译本,对应的中国原典则出自春秋战国直至明代的十余部典籍。经赫尔德的介绍,这些中国故事在德国和欧洲得到广泛而持久的传播,其中“管仲论社鼠”一篇入选德语国家多种中学教材。赫尔德暮年关注和赞赏中国文化,显示出其中国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他经历18世纪末种种政治与社会动荡之后,追求政治与道德相结合,力求以教育促进人道发展的思想密切相关。
图文:李夏菲
二审:赵建常
三审:杨林秀